前沿论坛

2008年前沿论坛

中国社会学茁壮成长的30

——“2008学术前沿论坛”社会学分论坛综述

由北京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社会学学会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2008年学术前沿论坛——中国社会学茁壮成长的30年”于2008年11月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由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强主持。围绕着“社会学茁壮成长的30年”这一主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洪大用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所戴建中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吴忠民教授、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尹志刚教授在论坛上做了深入、精彩的报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学也经历了一个茁壮成长的历程。在这30年中,中国社会学在积极回应社会巨变中实现了自己的发展。洪大用教授在主题为“社会建设与社会学发展”的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概括了30年来我国社会学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提出了在新时期新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任务和发展方向。他指出,我国社会学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两个春天、两种任务来概括。第一个春天从1979年开始,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开启了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序幕,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学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学科建设。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到2002年,我国社会学在组织机构、学科建设、学科基础、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建立了一大批教学科研系所,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发展了一系列本土化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从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到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学发展进入第二个春天。这一时期的社会学发展在社会建设定向下,为推进中国社会又好又快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总结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洪教授指出,我国社会学未来发展要回应社会建设的要求,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努力:一是要追寻社会学的核心价值。面对社会的剧烈变迁,社会学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应声明自己的价值主张,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二是要拓展对于“社会”的理解。面对发展对学科提出的挑战,我们应反思社会学建立之初对“社会”的预设,要把全球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环境社会学以及网络社会学纳入社会学视野;三是要坚持实践导向的研究视角。中国社会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留在印证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概念的层次上,缺乏本土创造性,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社会学发展的春天,面向中国的现代化世界,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发展中国社会学自己的话语体系。四是建设整合的社会学学科。目前我国社会学研究有过于碎化的趋势,不同研究领域各说各话,缺乏共同的根基和共同理念。在这种过分多元化的学科建设下,面对社会的剧烈变迁,社会学缺乏整体性的反思性关怀。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应着力发展社会学的综合性特征,提高社会学面对社会变迁的整体回应能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是最重大的变化之一。李强教授就“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变迁”这一题做了深入的报告。他指出,改革以前和以后,中国大陆社会分层的机制和内容有本质的不同。改革开放以前,政治分层十分明显,人们的地位高低不是由经济因素决定而是由政治因素决定。而在市场引入以后,政治因素作为地位差异的区分标准逐渐弱化,经济分层取代了政治分层。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的重大变迁还表现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中心群体与社会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干部地位的变化、新阶层的产生等多个方面。李强教授还从历史的高度展望了中国社会分层结构未来30年的变化,认为到2038年时,我国农业劳动者比重会有很大下降,在全部劳动者中所占比例将下降到约10%。第三产从业人员比重会占到全体从业者的约50%以上。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者比例估计会下降到占就业者总数的约10%。与此同时,城市里绝大部分就业者会集中在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可能占到总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个体就业比例也可能上升到超过20%,港澳台和外资企业会超过10%。分散资本形成以中小资本为主体的社会更有利于民众的利益。也就是形成以中产阶级或中间阶层为主体的社会。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改革以来社会结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这个阶层并不是简单的新生阶层,而是表现为一种再生或复兴的阶层。到目前为止,这个阶层已经发展为人数庞大的群体,成为国内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戴建中研究员在题为“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再生与发展”的报告中,简要回顾了我国私营经济的历史,认为20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以来,我国私营企业主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私营企业主主要来自农民和工人,一大批的边缘阶层崛起为经济精英。而自90年代中期以来,大批干部官员下海,利用原来的社会资本从政治精英转为经济精英,目前已占据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主体。对于私营企业主阶层与其它阶层的关系问题,以及私营企业主阶层内部的分化等问题,也做了深入的分析。

加快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的坚定主张。民生问题理应成为我们社会学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吴忠民教授作了题为“民生的基本含义及特征”的报告,认为对于民生问题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准确、合理、恰当的界定,这将直接影响到具体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他认为,民生应该主要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态等方面。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以及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民生问题具有直接生活消费性、基础保障性、生存保底性和增益不可逆性的特征。吴教授指出,改善民生意义重大,是巩固党执政基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安全运行之必需,应合理确立我国改善民生的近期及中长期目标,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与流动的规模急剧且持续扩大,特别是大城市,流动人口成为常住人口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尹志刚教授作了题为“北京市常住流动人口的移民倾向和行为调查研究”的报告,认为北京市流动人口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不流动”的人口,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新移民”,这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流动人口研究必须特别关注的特征,也是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尹教授细致描述了目前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指出了现阶段北京聚集区流动人口的迁移因素,着力分析了制约不同流动人口群体的移民倾向和行为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综合描述和解释移民倾向的指标——“移民度”。尹志刚教授认为,在目前的户籍制度和人口管理体制下,使流动人口保持适度规模,防止流动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入和长期定居数量的无限增长,是政府和社会需要直面的重大社会问题。针对北京流动人口移民倾向和行为的分析,尹志刚教授认为,改变北京市的城市功能超载,把部分功能及相关组织外迁,是分流和减少人口(包括户籍和流动人口)的根本战略和唯一出路;对在京流动人口移民倾向和行为,应采取合理的疏和堵的措施;要鉴别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实施适度控制的移民政策。

参加本次论坛的有近300人,在报告人发言后,与会者还就某些话题与报告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许多为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做出贡献的老一辈社会学工作者也热忱地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8级硕士研究生  鹿广静)

 

联系方式:

鹿广静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00872)

电话:15120008424

邮箱:water_16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