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202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创新社会治理与基层社区建设” 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7月8日-9日由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学年会分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社区治理创新”在天津南开大学成功举办。本年度为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业委员会第11次承办社区专题研究分论坛。

    本次分论坛共收到论议40余篇,28篇论文作者在论坛上交流研讨。来自首尔大学(韩国)、清华大学、福州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专家学者围绕空间生产的网格化治理、数字化与韧性社区治理、数字赋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共同体培育、社区社会工作等做了主题发言。本年度分论坛会务由福州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受论坛负责人清华大学李强教授委托,在论坛开幕式环节致欢迎辞。

    第一单元由中华女子学院社工学院院长李敏教授主持,Sang-Jin Han、潘泽泉教授等5位专家学者围绕空间生产的网格化治理、数字化与韧性社区治理、数字赋能社区居民参与等主题发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叶鹏飞教授对发言进行了评论。

    首尔大学Sang-Jin Han教授重点从跨文化比较视域,探讨社会治理中国经验的全球意义,从全球风险社会的角度重新定义中国社会治理的实践意义。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潘泽泉教授及博士研究生聂君宇基于空间生产分析视角,比较混合型社区、过渡型社区与后单位制型社区三种不同空间属性的社区网格化空间生产经验,揭示网格化治理的差异化经验空间。

    清华大学何晓斌副教授采取技术与社会互构的理论视角,基于对某城市各类村社的基层治理中数字化平台使用案例的调研,归纳出三类适应于不同类型村社的数字化基层治理模式,并进一步从制度、组织和文化这三个层面提出了韧性治理的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山东大学王美琴副教授研究发现网络社会背景下的社区逐渐生成了“虚拟”—“现实”相连接的“星型”邻里关系和交往文化,认为这种“星型”社区关系能够为社区共同体建构和居民自治注入新动能,助力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思宇通过对数字鸿沟的多维整合,提出了互联网用户类型学的新求解思路,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社会资本维度,系统解构互联网对居民社区公共参与影响的多重逻辑,为理解互联网使用的多面向影响提供了新的解释与思路。

    第二单元由福州大学社会学系甘满堂教授主持,李斌教授等7位专家学者围绕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社区多元共治的“圈层弹性”、乡土伦理与社区福祉等主题发言。中华女子学院苗艳梅副教授对以上发言进行了评论。

    中南大学李斌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周欣分享的题目是组织、利益与制度:村民自治视域下组级治理的集体行动逻辑。

    中华女子学院李敏教授选取北京和深圳两个超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呈现北京、深圳熟人社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社区社会资本对熟人社区建设的影响,认为社区社会资本与熟人社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但北京和深圳存在差异,提出激发参与、搭建网络、提升信任、形成规范是超大城市熟人社区的构建路径。

    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张贵生博士基于“情境-整合”视角,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跨层次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城市底层聚集对进城农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及其社会过程机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卢国显教授通过四省问卷调查认为提升村民的社区治理参与度应成为近年来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相对而言,基础设施较好的村庄居民参与度高。

    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张驰博士认为在修补式更新下的空间实践,即城市小区空间改造有利增进居民之间团结合作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吕江蕊基于多元共治结构的前后差异性特征,提出了“圈层弹性”这一概念,并用以区别两种不同的多元共治结构,即拼凑型共治结构与功能型共治结构。

    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陈子扬认为传统解决物业利益纠纷方案对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有一定要求而不具有普遍性,国家应赋予社会企业以权力确保其能够进行空间生产并打造出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友好平等对话的差异空间,引领双方相互理解与相互认同,走向合作共赢的道路。

    第三单元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何晓斌副教授主持,8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发展与社区治理主题发言。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刘惠颖教授对本单元进行了评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郑中玉教授通过分析社会工作者如何突破麦当劳化,试图探究非营利组织中社会工作者亲社会行为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张和荣博士通过对社工机构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中引导式治理实践的分析研究,社工机构作为政府部门代理人引导社区治理是契合社区实际的治理方式,但随着社区的发展与成熟,需关注社区治理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余慧琳、陈文琦总结分析社会工作本土人才培育的经验与挑战,提出建构“人才准入—需求评估—培育机制—政策保障”的社会工作本土人才的培育路径。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连杰通过分析福建省古田县“互助孝老食堂”的实例,认为农村社区互助养老通过互助平台的搭建、互助意识的培植、互助行为的施行,能够有效回应当前农村老年食堂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缓解农村养老资源不足症结。

    中华女子学院苗艳梅副教授对困境儿童的需求、社会支持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提出要加强对家庭的支持力度,提升社会组织个案工作能力。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改博士通过对脱贫攻坚中驻村帮扶工作队进行考察调研,认为驻村工作队作为外来嵌入性力量,通过向贫困村庄汇集资源,为待脱贫地区发展增权赋能。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万秀丽研究发现,公益市集是一种有效的社区动员方式,能够促进社区多元主体的有序合作,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加强社区与居民的联系,推动社区治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原会建副教授分享家政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突破对策与建议。

    第四单元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叶鹏飞教授主持,有6位专家学者围绕社区养老服务、社区支持、社区社会资本等主题发言。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郑中玉教授对以上发言进行了评论。

    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认为,在当前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互助养老依托第三次分配机制,具有资源整合度高、运行成本低、嵌入性强等特征,但要有社区文化支撑,建议助力乡村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让其成为互助养老服务的主体,让农村社区互助养老基本服务惠及每位老人。

    中华女子学院硕士研究生王雪婷、李迎迎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研究发现,社区支持和体育参与均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积极正向影响。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刘惠颖教授借助第三方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社区环境资源对老年健康水平具有独立的保护作用,并能够调节个体毕生社会经济资源状况对老年健康水平的影响。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张颖新等通过对老年观念的转变和养老视角拓展与分化过程的梳理以及有关人境匹配理论的分析,提出了老人与环境匹配的韧性机制。

    福州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周久人分析城市相亲角“白发代子相亲”效率低的原因,认为当代青年群体社交上的封闭加重了个体的自我中心主义。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米莉副教授通过案例材料讨论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乡土伦理的现代价值及其在乡村治理体系如何促进村民之间团结与合作。

    最后,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潘泽泉教授对分论坛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各位学者对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论坛有以下特点:一是发言人涉及省市较多,单位较多,为来自全国的学者搭建了社区研究的交流平台,特别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舞台;二是研究涉及的社区类型较多,包含一般城市社区、乡村社区、少数民族社区、农转居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等,呈现了社区治理的多样性;三是研究涉及的主题较多,如社区参与、社区养老、社区环境等;四是论坛不仅有学者的理论探讨,也有一线实务工作者的经验分享;最后,潘泽泉教授指出社区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希望各位学者能够继续关注并投身于社区研究,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福州大学甘满堂教授代表分论坛承办方做了补充发言,感谢新老朋友参加本次论坛交流,同时对各单元主持人和评议人的认真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期待2024年哈尔滨年会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