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2001年5月20日 北京市社会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联合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社会学研究的前沿”学术报告会。参加会议的有社会学教学、研究人员、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和北京市社会学学会理事等,共七十余人。三位主要报告人分别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报告题目是“迈向实践的社会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培林,报告题目是“社会关系何以成为资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杭生,报告题目是“社会学中一个根本性的前沿问题——个人与社会关系新论”。报告会由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李路路主持,采取报告后自由提问、主讲人答疑和讨论的方式进行,会场气氛热烈。

同日,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召开常务理事会,

2001年10月15日至20日 参加北京市社科联举办的首次“社科普及周”活动,主题为“科学、文明、社会”。副会长李强在主题论坛上作了发言,常务理事尹志刚担任其中一场科普讲座主讲人,很受社会欢迎。以学会名义参加了大型现场咨询活动,杨雅彬、陈应瑞、刘艺书到现场宣传社会学知识并解答群众提问。

2001年11月16日至17日 北京市社科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学会选派代表参加。经换届选举,学会郑杭生、李强任北京市社科联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戴建中任委员。

2001年12月21日 北京市社科联举办学术前沿论坛,主题为“学术发展与创新”。在开幕式暨主场论坛上,社会学会会长郑杭生作了发言,题目是《警惕“类发展困境”——我国社会面临的新形势》。

2001年12月22日 参加北京市社科联与相关学会组织的学术前沿论坛活动。在社科联的统一安排下,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2001﹒学术前沿论坛。论坛主题为“社会变迁中的热点问题”。会长郑杭生教授主持论坛。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陆学艺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李培林研究员、北京市社科院戴建中研究员、北方交通大学袁伦渠教授、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北京大学杨善华教授、北京市社科院冯晓英副研究员、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尹志刚教授、北京市社科院社会学所王煜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洪大用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及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教授(学生代为发言)等13位学者先后发了言。本次论坛集中讨论了当前国内社会学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受到与会者的热情参与和较高评价。会期一天,到会者共70余人。

2011年老年问题分会大事记

全年共组织各类知识讲座16讲,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形势、法律、文学、艺术、健康等,主讲人均为大学教授和中科院院士。听讲者除老年人外,还有不少青年人和在校研究生。

根据中关村(中科院居住区)地区与国外联系多,亲属子女在国外的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了“老年人学电脑”和“老年人学英语”的学习班。学电脑班自2000年下半年至2001年上半年共办三期,约有百余人参加学习,许多老年人经过学习已能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和写作等。学英语班分为快中慢三个班,以《大众英语》为教材,教师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学员大都六七十岁。教师义务教课,学员免费听课。

组织读书会,本着一人读书大家受益的原则,下半年请四位学者作读书介绍。

开展老龄问题调查研究,提交论文2篇。

探讨知识老人老年公寓模式,组织参观,提供信息咨询,与“北京同颐研修学院”和“北京繁荣秀通助老服务中心”共同探讨建设适合知识老人情趣、经济承受能力,并能发挥作用的居家式的老人居住区。

组织志愿医务工作者,义务为社区医疗保健咨询服务,一周一次看病、量血压,还组织义诊一次。

在北京大学的居住区内,组织老年人在平日学习制作工艺品的基础上,举办2次布艺和书画展览。聘请专家进行1次有关虹膜学的医学知识讲座和现场诊疗。

2001年弱智和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研究分会大事记

咨询和培训。全年共组织16次专家咨询活动,回答家长和老师们的提问,负责解答的有医学、心理学、特殊教育专家和肢体协调治疗师、语言训练师等。参加5月20日在中山公园举行的助残日活动,进行宣传和咨询。

暑期及其他活动。暑期举办亲子夏令营活动,有80余人参加。在宣武区培智中心学校组织暑期乐园活动,吸收少数外校人员参加。利用妇女节、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提供咨询和其他纪念活动。举办2次家长联系会、座谈会。多次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议事、联谊。

宣传及出版。继续出版会刊第2、3两期。赠购中外图书和订阅书报杂志,面向社会开放图书馆。负责接待参观来访3次。

组织专题调查研究,对北京市区智残儿童进行问卷和访问调查。调查自9月开始,历经调查问卷制订阶段、问卷调查及访谈阶段,即将进入调查结果数据处理阶段。